前言:
湯唯拍攝《色·戒》犧牲的不僅僅是鏡頭里的大尺度,這背后付出的努力和心酸讓人心疼,一度有人傳出,她在戲中被“假戲真做”。
就連一向以“犀利”“毒舌”自稱的金星,都為她鳴不平。
然而憑借此部影片一舉斬獲多項大獎的湯唯,為何在短短時間內(nèi)被迅速封殺?
一.一眼認定的王佳芝
金星在節(jié)目中強烈指責(zé)某些觀眾“口味刁鉆,眼光奇特”,拍攝《色·戒》的又不止女主角一個,憑什么女性就要遭到謾罵雪藏,他們怎么不去罵梁朝偉罵導(dǎo)演呢?
金星出言維護的不是別人,正是因為拍“激情戲”太真,而慘遭封殺的湯唯。
1979湯唯出生在杭州的一個書香門第,父親是知名畫家,一生淡泊名利專注繪畫,十年如一日地堅持所愛,而母親是性格恬靜小有名氣的演員,可能長時間潛移默化的影響,湯唯對于“藝術(shù)”的追求同樣十分敬業(yè)。
湯唯是2000年那一屆的中央戲劇學(xué)院的學(xué)生,01年就開始演話劇兼職模特,因為踏實吃苦的表演和“革命女戰(zhàn)士”般的正氣,讓她受到導(dǎo)演張菁的青睞。
隨后湯唯就出演了由張菁主導(dǎo)的《警花燕子》,并憑借“燕子”這一角色得到了人生中第一個獎項——數(shù)字電影百合獎優(yōu)秀女演員。
可即便有了獎項傍身,名氣不顯的湯唯依舊穿梭在各個劇組面試。
2006年,導(dǎo)演李安帶著斬獲奧斯卡最佳導(dǎo)演獎的《斷背山》回到華語影壇,希望在電影方面有更大膽的突破,于是他將目光鎖定在了張愛玲的短篇小說——《色·戒》。
《色·戒》書如其名,女主角一定要符合張愛玲賦予角色美的靈魂。
更重要的是愿意脫,并且要脫得沒有表演痕跡,要脫得靈動自然。
李安名氣大,要籌拍新電影自然不缺女演員主動找上,湯唯也是在北京的一個海選中碰巧被某個導(dǎo)演推薦,前去李安那里進行最終的“審判”。
彼時李安導(dǎo)演正在各種“大牌”女演員中來回穿梭,先是拒絕了曾經(jīng)在好萊塢一起打拼的老戰(zhàn)友章子怡,覺得人家美則美卻不夠傻,一看就是那種“做不出傻事”的精明女子。
后來在好友的推薦下又面試了萬千宅男心中的女神林志玲,可最終也用同樣的“不夠傻”這個理由將她拒之門外。
李安的挑剔并沒有阻擋住女明星蠢蠢欲動的心思,選角還在繼續(xù),鹿死誰手也未可知。
緊接著,擁有“臉蛋天才”名號的大S和“神仙姐姐”之稱的劉亦菲也不遠萬里趕來面試,表明自己敢脫也敢演,希望導(dǎo)演給個機會。
可李安就是不滿意,他只是想要一個夠傻夠美有風(fēng)情的女子就這么難么?
在長達一個月后的面試之后,李安也要被折磨瘋了,他甚至自暴自棄地想,“要不干脆在之前面試里挑一個算了”。
可正當李安要一錘定音的時候,湯唯出現(xiàn)在了他的面前。
那一瞬間,書中的王佳芝仿佛走到了他的身邊。
雖然李安對湯唯萬般滿意,可為了防止在之后表演中的偏頗,李安慎重地對湯唯進行了兩次約談。
最終,二人對于王佳芝的理解和個人思想方面都萬般契合,《色·戒》開始正式準備開拍。
李安的慎重不只是在王佳芝這個角色上,更重要的是湯唯在拍完這部戲會面臨什么。
而湯唯內(nèi)心也十分糾結(jié),父母都是書香門第的知識分子,內(nèi)心多少是規(guī)矩的傳統(tǒng)的,本來自己踏入演藝圈就已經(jīng)讓他們不喜,要是知道自己要拍大尺度的戲,又該作何感想呢?
果不其然,父母在收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感覺天都塌了。
可即便眼前都“黑了幾黑”,也決定尊重女兒的選擇,只是希望她能想清楚,在獲得榮耀的同時,也一定會有漫天的流言蜚語扎在身上。
苦盡甘來的日子并沒有到來,反而在進入劇組之后,真正的魔鬼訓(xùn)練開始了。
李安作為一個能斬獲奧斯卡導(dǎo)演獎的人,在拍攝中更是出了名的“效果第一”,一切努力必須朝著理想狀態(tài)進發(fā)。
為了理想狀態(tài),湯唯結(jié)結(jié)實實地吃了三個月的苦。
《色·戒》書中的王佳芝是什么樣的,湯唯就得是什么樣的,哪怕捏扁搓圓了也要往角色上靠。
在片場,湯唯每天都旗袍不離身,不僅要學(xué)習(xí)蘇州評彈,還要拿著礦泉水瓶練習(xí)倒紅酒的感覺,無論是坐還是站,都要有儀態(tài)有風(fēng)情。
然而對于王佳芝本人的細摳上這還不是最難的,更要命地還在后頭。
電影中有三場萬分重要激情戲,新人湯唯在該如何把握“尺度”上顯得十分困難。
遣散片場所有人,只留下導(dǎo)演和攝影師,在這個狹小的空間里,一次又一次地適應(yīng)節(jié)奏。
地獄級別的挑戰(zhàn)難度讓她和梁朝偉筋疲力竭,抱頭痛哭,全程沒有腳本,完全靠自由發(fā)揮。
終于,在湯唯無數(shù)次精心設(shè)計的動作技巧下,終于在第十三次得到了李安導(dǎo)演的不NG。
電影就要上映了,在湯唯忐忑的期待中,這部戲會帶來怎樣的反響呢?是極端的唾罵還是殿堂級的獎項?
二.為角色被迫犧牲
果不其然,《色·戒》一上映就座無虛席,而湯唯飾演的王佳芝,更是以裊裊般的身姿走進了大眾的視野,大家被影片中這個青澀純真,卻又明艷熾熱的女人牽絆住了。
但隨著一夜爆火,人們更多地將視線放在了“大尺度”上,尤其是有關(guān)影片中是否“假戲真做”這件事上顯得尤為熱切。
別人拍了大戲都是“謀女郎”“星女郎”,可到了湯唯這里,不是“安女郎”卻是“艷女郎”。
雖然這部戲讓湯唯一舉斬獲金獅獎和金馬獎兩座重量級的獎項,但在公眾視野中,“艷女郎”的標簽依舊緊緊貼在身上,被當做飯后談資,評頭論足。
而早在拍這部戲殺青時,導(dǎo)演李安就預(yù)想到了各種情況,知道湯唯之后會很難,于是認了她做干女兒。
眼下的情況驗證了李安的料想,湯唯的巔峰只短短一瞬就下涯式跌落,從拿獎封神到無劇可演,都是因為《色·戒》。
因為這部戲太過轟動,讓大戲的投資方覺得有風(fēng)險,小話劇的導(dǎo)演不敢請。
在事業(yè)上跌落谷底,在感情上也栽了個大跟頭。
原來,已經(jīng)談婚論嫁的男朋友也頂不住《色·戒》的壓力,最終選擇和她分手。
可這樣的落差沒有摔得湯唯神志不清,無路可走后她選擇在李安的幫助下遠赴倫敦求學(xué)。
在經(jīng)受所有人謾罵的期間,湯唯從來沒有后悔,更沒有抱怨,凌然覺得:“既然衣服是自己脫的,那就前路無悔”。
到了倫敦之后,湯唯的生活過得很拮據(jù),因為在國內(nèi)的代言和邀約她是一分錢也沒掙到。
可上學(xué)要花錢,吃飯要花錢,沒有錢,在偌大又陌生的城市寸步難行。
為了生活,湯唯開始展現(xiàn)自己的“十八般武藝”。
她像個街頭藝人一樣,在英國的街頭穿自己設(shè)計的“奇裝異服”做時裝秀,搬個小馬扎在街上替人畫肖像,有時候累了就在臉上涂上厚厚的油彩,耳朵塞上MP3聽著歌什么也不做。任何被人覺得是藝術(shù)的行為都會獲得回報,很快,自己面前就會有不少人投硬幣。
在英國的日子一天天地過,很快湯唯的日子也不是那么難了。
又因為在街頭的“藝術(shù)”行為,也讓她在異國他鄉(xiāng)結(jié)識了很多設(shè)計師朋友。
生活開始變好,事業(yè)也在這時候有了新的起色。
《月滿軒尼詩》向湯唯發(fā)出了邀約,時隔幾年的湯唯又帶著新的影視作品,重返影壇。
影后就是影后,隨后在13年攜帶《北京遇上西雅圖》,為華語影壇的都市愛情片又添了一座新的里程碑。
在多個“最佳女演員”的傍身下,湯唯整裝待發(fā),憑借和玄彬的《晚秋》一路殺下韓國殿堂級的多個電影大獎。
還有最近在韓國上映十五天就突破百萬觀影大關(guān)的《分手的決心》,演技更讓人拍手叫絕。
這些成就讓湯唯不再限固色戒帶來的影響,而對于早已“脫胎換骨”的湯唯,觀眾們還會時刻記住她“艷女郎”的標簽么?
同樣的,在多年之后再細細咀嚼《色·戒》這部戲,觀眾是否會對李安大膽拍攝的三段激情戲,又不一樣的理解呢?
三.“色”與“戒”的碰撞
時間淡化了“艷女郎”的艷,從眾多詞匯中摘下“知性”一詞送給湯唯。
而當大眾再談?wù)撈饚ьI(lǐng)湯唯“一飛沖天”的《色·戒》,眼中也終于多了幾分對“演技”的嘆服。
甚至可以隱隱的領(lǐng)悟,李安導(dǎo)演為何如此“著墨頗多”的拍三場“禁戲”。
《色·戒》,色與戒如同人的理智和欲望天人交戰(zhàn),在短短的鏡頭中呈現(xiàn)出“掙扎”“試探”“沉淪”。
第一場戲,兩個人剛剛久別重逢,易先生對王佳芝是作弄的,是高高在上的,如同貓捉老鼠那樣帶著趣味性的折磨。
“搜身”“皮帶”“抽打”“捆綁”,這些近乎變態(tài)的手法全部都在王佳芝身上一一體現(xiàn),如同每個剛開始接近易先生的任何一個女人一樣,被迫承受帶著侮辱和快感肆意凌虐的手法。
這時候易先生和王佳芝間沒有任何的情感基礎(chǔ),只是喜歡惡趣味地看著這個“麥太太”拙劣的表演。
而此時此刻的王佳芝也并不在乎身體受到的傷害,她只是展露出一個“意味深長”的笑容,暗示成功接近,臥底成功。
第二場戲,獵物與獵手之間極限的拉扯。
作為特務(wù)頭子的易先生也生怕哪天人頭移位,但很明顯從南京回來之后情況對他十分有利,從而這種帶有愉悅的情感遷移到了王佳芝身上。
易先生似乎對王佳芝溫柔了,但絕談不上松懈,只是在這個可能刺殺他的女人身上,他不介意多點耐性。
兩人開始有更多的交流。
易先生開始展露自己坐在高位的寂寞,一句“我已經(jīng)很久不相信任何人說的話”是輕微吐露的寂寞,“所以我還活著”是強勢者低頭的脆弱,而讓讓王佳芝心中微動的,是在易先生說了“我相信”這三個字之后。
這個時候王佳芝身上的感性已經(jīng)四處蔓延,所在她主動地擁抱住這個寂寞的男人,甚至在翻云覆雨的時候情不自禁的,想要主動吻上去。
這是王佳芝的“色”,是感性的沖動,而多年來緊繃著的“戒”,讓易先生理智果斷地拒絕了這個吻。
在“色”與“戒”的較量中,王佳芝身上有越來越多關(guān)于“因為愛所以憐憫慈悲”的特性。
她開始可憐這個男人,開始因為易先生這片經(jīng)久不散的陰影心疼。
于是她在這場沉淪馬上結(jié)束時對易先生說,“給我一間公寓”。
女人對家的歸屬感,和男人對愛人的承諾,都是從一間小房子開始的。
此時對于王佳芝而言,是一個“臥底”愛上“敵人”的狗血戲碼。
第三場戲,易先生在王佳芝“清澈而又愚蠢”的真情中,卸下了防備,而王佳芝則是在這動蕩中感受到了溫情。
兩人在逼仄的黑暗中彼此靠近,用一場極致的愛欲來釋放心中的顧忌。
王佳芝徹底忘記了臥底的身份,忘記了在這個大好時刻殺死易先生的終極目標。
墻上掛著的槍支,手中緊握的枕頭,都是能夠輕而易舉了結(jié)性命的利器,而此刻,王佳芝像個初嘗愛情的小女孩一樣,只知道挑逗的試探眼前這個人對她的底線到底在哪兒。
獨自面對黑暗中魑魅魍魎的易先生心中多了一個白點,那里驅(qū)散一切,剩下寧靜溫和,包裹著住進里面的王佳芝。
在三場激情戲中,沒有多余的臺詞,他們每一次的碰撞都在為情感層層遞進,直到最后的點睛之筆“鴿子蛋”,為這場戲拉下帷幕。
一個男人為了她買下了一枚不可估量的戒指,那是他太太都求而不得的奢侈品,也正是這個契機,讓王佳芝確認自己愛上了。
所以在最后生死較量時,王佳芝脫口而出的“快走”,犧牲了自己,本能地選擇了更重要的那個。
在遇到易先生之前,王佳芝在動蕩中求學(xué),后來遇到心愛的鄺裕民后加入刺殺計劃。
遇到易先生之后,王佳芝頂著信仰還是愛的壓力,夾縫中生存。
表面上看,話劇社的那幫好朋友是為了“大義”,可實際上沒有任何一個人關(guān)懷王佳芝到底是怎么想的,她只能像浮萍般被人逐水推波的送到易先生的虎口。
而易先生雖然是敵人是目標,但在對王佳芝的體恤和關(guān)心上從不吝嗇,先是允許她在森嚴的工作中玩鬧,后又在玩鬧般的試探中繳械投降,這些種種,都讓王佳芝為了心中的愛情犯傻。
剖筋剔骨,情欲無錯,由耳鼻眼舌身意的六欲操控著七情,這飛蛾撲火般的磨難,讓王佳芝和湯唯相互成全,造就了如此不凡的色與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