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光,步履不停。6月22日,那個熒幕上笑得的燦爛周星馳,也已經(jīng)60歲了。
從一個跑龍?zhí)籽輪T,到奉獻了無數(shù)經(jīng)典的“喜劇之王”;從年少青澀到滿頭銀絲,時間在證明著一些東西,但似乎也在遺忘一些東西。一如往年,娛樂圈對他的生日依然沒有太大的動靜,60歲的周星馳,已經(jīng)許久沒有出現(xiàn)在公眾面前,他最后一次出現(xiàn)在公眾面前還是2021年3月,在吳孟達的葬禮上,身形佝僂,滿頭白發(fā)的周星馳送別了好友最后一程。
未婚,無子,知心朋友也沒幾個,雖然在影迷心目中一直為他保留著位置,但不得不說,這些年來,周星馳給予我們的背影,無疑是很孤獨的。
執(zhí)導的《美人魚2》什么時候才能與觀眾見面?周星馳的無厘頭喜劇還能激起時下年輕人的共鳴嗎?這些問題只能等周星馳自己來回答。60歲,耳順是一種境界,享受孤獨的周星馳,此刻或許應該抵達了更自在的境界。
周星馳的童年并不快樂。
出生于香港九龍一個窮人區(qū)的他,自小就見識了底層生活的苦楚,這些生活的經(jīng)驗也多次出現(xiàn)在他的電影里,比如《功夫》里的豬籠城和《長江七號》里能以拍蟑螂為樂的爛屋,就很有生活的畫面感。
周星馳也曾回憶說,自己從小就和媽媽、姐姐、妹妹擠在一個小小的屋子里,家中的窗戶,是他眺望世界的“熒幕”,夫妻之間打鬧,鄰居之間互助,父母教訓小孩……這些擁擠的煙火日常,都在這個“熒幕”上上演,也正是這些雞毛蒜皮但又別有情趣的生活氣息,給了周星馳無限的創(chuàng)作源泉。
不過在迎來自己主導的創(chuàng)作前,周星馳經(jīng)歷了一段并不算短的人生蟄伏。性格內(nèi)向、其貌不揚的周星馳在中學畢業(yè)后,做過茶餐廳服務員,進廠打過工,還做過辦公室助理,但忙碌的生活并沒有沖淡他的夢想,因為他一直就想做一個演員。也正是在這段時間他認識了梁朝偉。1982年,剛滿20歲的周星馳拉著好友梁朝偉一起去參加TVB的演員考試,誰知滿懷希望的周星馳落了榜,陪考的梁朝偉卻順利考上了。這應該就是生活的玩笑,這個玩笑給了周星馳狠狠一拳,不過卻并沒有把他打趴下,鉚著一股勁兒,周星馳最后還是考進了TVB。
但命運還是沒有照顧周星馳,不久之后,梁朝偉已經(jīng)是電視劇主演了,可周星馳卻被安排在兒童節(jié)目《430穿梭機》當主持人。這份工作工資低、沒晉升空間,唯一的優(yōu)點就是空閑時間比較多,所以一有空周星馳就去劇組跑龍?zhí)住?/p>
他演過路人、士兵,乃至尸體,最有名的龍?zhí)拙褪恰渡涞?span id="s1uffy5" class="wpcom_tag_link">英雄傳》里的“宋兵乙”,想跟導演商量梅超風殺他時,他能不能用手擋一下,第二下再死,被導演嫌棄痛罵。
這個情節(jié),也被周星馳拍到了《喜劇之王》里。那段日子里,支撐著周星馳的大概就是如《喜劇之王》男主角尹天仇那般,每天跑到大海邊喊“努力!奮斗!”
是金子總會發(fā)光。直到1988年,他得到了李修賢的賞識,讓他在電影《霹靂先鋒》中出演一個在江湖中闖蕩的小弟,周星馳也憑借此片一舉拿下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,和金像獎最佳配角的提名。
1990年,向氏兄弟的公司簽下了周星馳,導演王晶用一部《賭圣》,幫助周星馳打開了一個“周星馳時代”,這部電影打破了香港的票房記錄,成為了年度票房之王。
之后幾年里,周星馳接連主演了《賭俠》《逃學威龍》《武狀元蘇乞兒》《唐伯虎點秋香》等膾炙人口的喜劇電影,這些作品也一步步夯實了周星馳“喜劇之王”的口碑,更把無厘頭喜劇的威力推廣甚遠。
在他出演和導演的電影中,主角從來不是“偉光正”的英雄好漢,《大話西游》里的山賊,《少林足球》里收破爛的,《武狀元蘇乞兒》中的乞丐……他并不崇拜英雄,而是重新定義英雄,把他所見所感受的生活全部融進了角色,每人都能從他的電影中找到共鳴,“人如果沒有夢想,那和咸魚有什么區(qū)別呢?”英雄的夢想是拯救世界,但小人物的生活里,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英雄,而過好自己的生活,遠比拯救世界更有意義。
在事業(yè)領域,周星馳的才華沒有人質(zhì)疑。即便是那些曾經(jīng)與他合作無間,但最終又因為創(chuàng)作分歧而分道揚鑣的業(yè)內(nèi)同行都沒有詆毀過。王晶說他掌控欲太強,一般人會被壓得喘不過氣來;杜琪峰也說他奇妙的想法特別多,在片場經(jīng)常要求改戲,與周星馳合作拍片可以,但做朋友就沒辦法;被媒體曝出與周星馳鬧掰的黃金搭檔吳孟達,生前也回應說,自己懂周星馳,兩人還是有可能合作的,“只要我沒死,他還沒退休。”但可惜的是,大家沒辦法再看到兩人合作了,在吳孟達的葬禮上,周星馳送上了簡單卻真摯的四個字;“永遠懷念!”世界上能懂周星馳的的人不多,如今又少了一個。
這仿佛是一個死局。在藝術領域里,創(chuàng)作者的個人意志,肯定是跟其所擁有的創(chuàng)作話語權掛鉤的,尤其是當一個擁有無限才華的創(chuàng)作者,逐步擁有了話語權、壟斷了話語權,矛盾、沖突的出現(xiàn),就是情理之中,而周星馳正是這樣一個創(chuàng)作者,關于他的爭議,似乎也就很容易理解了。
在這種碰撞與反抗之中,周星馳維護了自己的創(chuàng)作意志,但無疑也落下了許多冷面絕情的口舌。面對這些口舌,周星馳也很少去回應,因為如果只就藝術談藝術的話,反抗和獨斷更像一種相互依存的關系,
在沒有話語權時,反抗本就是藝術家的特質(zhì),而擁有了話語權,獨斷同樣是藝術家的特質(zhì),這種看似矛盾的對抗特質(zhì),在周星馳的職業(yè)生涯里彰顯得十分張揚。
在一次采訪中,柴靜曾經(jīng)問過:“面對這么多的輿論和看法,你接受嗎?”周星馳沉默了許久,說:“我也不知道,怎么就變成這樣了。”周星馳自己也曾說:“我相信沒有太多人會喜歡我的為人?!睆乃胄泻螅钪谐擞H人,就只剩下了電影,沒有娛樂、社交,愛情。王晶也說:“周星馳的滄桑和憂郁是由內(nèi)而外的,他的所有笑容都被留在了銀幕上,生活中你想見他笑很難很難?!?/p>
近年來,周星馳的作品產(chǎn)量越來越少,乃至從《美人魚》和《新喜劇之王》問世以來,周星馳的作品還出現(xiàn)了不少質(zhì)疑的聲音,有網(wǎng)友們數(shù)落,無厘頭喜劇已經(jīng)走到了時代的末流。
但如今的周星馳,越來越有先古賢人的味道,他孤寂思考,也早已不屑外界流言。周星馳說,“我也恨自己能力不夠,也不夠聰明,想的事情也不夠快,我希望我可以再快一點,因為沒有時間了?!?/p>
26年前,周星馳在拍攝電影《食神》時,也曾滿頭白發(fā)。不過,彼時34歲的他,是為了劇情需要,染了白發(fā),而今,他的白發(fā)卻是時光磨蝕而成。
《食神》的取景地之一,便是剛剛沉沒于南海千米深海底的珍寶海鮮坊。這座被視為香港地標之一的大船,永遠消失在我們的世界里,可見真的沒有什么東西可以永垂不朽。
對于60歲的周星馳來說,他應該早已悟出了這層道理,鮮活的生命終將逝去,唯有記錄那些不甘平庸的凡人故事才能流傳。凡人周星馳,生日快樂。
瀟湘晨報記者周詩浩 實習生蒯安琦
新聞線索爆料通道:應用市場下載“晨視頻”客戶端,進入“晨意幫忙”專題;或撥打晨視頻新聞熱線0731-85571188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