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們離婚吧”趙本山淡淡地開口道。
面對突然來的消息,葛淑珍慌了手腳,她從來沒想過自己會有這么一天,
她也不明白自己做錯了什么?
12年的時間,她陪著趙本山一路從無到有。
困難時,連飯都吃不上。
可如今就在她以為日子會越來越好的時候,趙本山卻選擇離婚。
她沒有鬧,但眼淚還是不爭氣地滑落下來。
盡管趙本山把多年積攢下的25萬和一套三室一廳的房子還有夏利汽車都給了她,選擇凈身出戶。
可這些并不是她想要的,她想要一個幸福的家庭和疼愛自己的丈夫。
不過這些從此以后都是奢望,她只能接受。
如今時間過去30年了,這個離開趙本山至今未婚選擇獨自撫養(yǎng)兒女的葛淑珍又經(jīng)歷了什么?
她的一生又有怎樣的坎坷心酸?
一切還要從頭說起。
1:
葛淑珍不能算漂亮,甚至可以用丑形容。
可她卻是一個難得的賢妻,比趙本山大三歲的她骨子里就是一個非常傳統(tǒng)的女性。
當(dāng)年她不顧周圍人的反對,執(zhí)意嫁給家徒四壁的趙本山。
憑的就是這傳統(tǒng)女性身上善良的認知。
別看趙本山已經(jīng)20多歲,在當(dāng)年早就可以成家立室,可惜卻沒有一家愿意把姑娘嫁給他。
原因無他,趙本山實在是太窮了。
不過這也不能怪他,早在6歲時母親就離開了他,父親為了討生活帶著一家人外出闖蕩,只把年幼的他丟給了老家的爺爺。
可爺爺?shù)纳眢w實在太差,為了活著他也只能找到自己的盲人二叔,跟著他學(xué)二人轉(zhuǎn)。
也算有了一門手藝。
蹣跚活到了20多歲,卻連養(yǎng)活自己都困難。
而葛淑珍也好不到哪去,自幼父母雙亡在哥哥姐姐的拉扯中長大。
記憶中沒有一天享受過父母的疼愛,渴望有個屬于自己溫暖的家。
命運如此,沒有把葛淑珍變成一個陰郁的人,卻讓她具備了中國傳統(tǒng)女性身上幾乎所有的優(yōu)點。
也許就是這樣相似的苦難讓寒冷的兩個人選擇了報團取暖。
在趙本山那個僅有這一張床的破屋中,叩拜天地!
如果日子就像這樣繼續(xù)下去,他們就會和我們大多數(shù)普通人一樣平凡忙碌的了此一生。
可惜趙本山卻不甘心于此,他要出人頭地。
不過這時候的他顯然只能想著怎么養(yǎng)活一家人,因為婚后的葛淑珍很快就懷孕了。
兩人有了自己的結(jié)晶,大女兒趙玉芳。
女兒的出生讓一家人本就拮據(jù)的日子過得更加捉襟見肘。
好在葛淑珍盡力操持著家務(wù),總能在牙縫中擠出一點來維持開銷。
這一點讓趙本山至今感激的同時也非常的佩服!
這也許就是傳統(tǒng)女性特有的持家優(yōu)點。
可惜這樣的日子并沒有持續(xù)多久,隨著小兒子的出生一家人的命運發(fā)生了急轉(zhuǎn)直下的變化。
麻繩專撿細處斷,老天總欺善良人。
剛出生的兒子不僅是個天生的聾啞兒,還有先天心臟病,肺氣腫,軟骨病。
連醫(yī)生都建議趙本山放棄,但葛淑珍卻死活不同意。
為了讓丈夫?qū)P脑谕饷婷κ聵I(yè),不會被家庭負擔(dān)拖累。
葛淑珍一力扛起了家庭所有的重擔(dān)。
盡心盡力照顧兩個孩子,特別是體弱多病的小兒子的起居飲食!
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。
可葛淑珍卻在日常家務(wù)的操持中,變得更加滄桑,讓本就比趙本山大三歲的她顯得異常蒼老。
在她看來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。
不過如人飲水冷暖自知,
隨著趙本山在春晚的爆紅,兩人的差距越來越大。
再加上忙于工作常年在外,感情也是越來越淡。
終于在1991年,回到家中的趙本山親手結(jié)束了這段長達12年的婚姻。
其實這一切早就有跡可循,
當(dāng)年趙本山選擇娶葛淑珍實屬無奈之舉,搭伙過日子的他本就對這個女子沒有什么感情。
現(xiàn)在的結(jié)果也算是遵從內(nèi)心。
不過葛淑珍可不那么想,一心想維護這個家的她已經(jīng)把趙本山當(dāng)成她的一切。
傳統(tǒng)女性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意識,讓她根本沒有想過離婚。
突然聽到這個詞,難以接受。
不過她卻尊重趙本山的選擇,平靜地放手。
她的果斷也讓趙本山感到無比的愧疚,雖然沒有感情了可他還是把走紅后打拼下來的25萬資產(chǎn)一套三室一廳的房子和夏利車留給了葛淑珍。
這些在91年的時候可是一筆不菲的分手費。
兩人至此再無交集!
2:
離婚一年后趙本山就和馬麗娟走到了一起。
而彼時的葛淑珍還沒有走出婚姻失敗的陰影!
她艱難地帶著兩個孩子生活。
因為25萬的分手費,確實是筆巨款,但對比小兒子的治療費用就顯得不那么寬裕了。
為了賺錢,葛淑珍不得不開始到處找工作。
一開始她還幻想著自己能做個小生意。
但做了多年的家庭婦女,沒有經(jīng)驗的她只能在火鍋店干著洗碗的工作。
已經(jīng)懂事的女兒對此分外的心疼。
她不止一次地勸說母親求助父親,可葛淑珍總是說沒事的,自己靠著這個不僅能給你弟弟賺點治病錢,而且還能偷偷學(xué)些技術(shù)。
并再三交代女兒不要告訴爸爸,他現(xiàn)在有自己的家庭我們不要打擾他。
多么善良的女人,卻不被世界溫柔以待。
在1994年,小兒子12歲時心臟病突發(fā),告別了人世。
葛淑珍哭得死去活來。
差點沒能挺過來,最終在女兒陪伴下才漸漸度過了灰暗,母女倆開始相依為命!
實際上,這段時間趙本山也多次來看望葛淑珍。
可她總是選擇避而不見,但她卻鼓勵女兒多去父親那走一走。
所以女兒對待父親趙本山的態(tài)度沒有受到多大的影響,甚至和球球能處成親姐妹一樣。
這一點葛淑珍功不可沒!
還沒完全從失子之痛走出來,葛淑珍就又開始找工作。
她先后干過地攤,當(dāng)過營業(yè)員但都沒有怎么長久。
直到她在一家餃子店當(dāng)起了勤雜工,才算結(jié)束了動蕩的日子。
靠著這個每天不下10小時的工作和僅有月200元的工資。
葛淑珍照顧著女兒趙玉芳長大。
那時候,趙本山正是當(dāng)紅的時候大街小巷都在放著他的小品。
人頭攢動的餃子店也不能幸免,每當(dāng)這時忙碌的葛淑珍也會在百忙中抬眼看一下電視里的前夫,
有一次失神間還打碎了盤子。
賠了一天的工資才算了事!
回到家中的葛淑珍失魂落魄。
趙玉芳看在眼里,疼在心上她無法改變父親只能選擇努力學(xué)習(xí)。
她知道在失去父親和弟弟后,自己就是母親唯一的希望。
甚至一直沒有再找一個人,為的就是不讓自己受委屈。
有這樣的母親,她又怎么能不努力呢?
1999年,趙玉芳考上了大連外國語學(xué)院,葛淑珍激動得幾乎要哭了出來。
3:
守得云開見月明,用來形容葛淑珍以后的日子最為合適。
雖然前半生她歷經(jīng)磨難。
可在女兒大學(xué)畢業(yè)參加工作后,她才真正地過起了自己的日子。
在當(dāng)?shù)亟?jīng)營了自己的一家飯店!
靠著自己本身骨子里的熱情和真誠,她的飯店做得有聲有色,
別人賣10塊,她就賣8塊。
量大干凈的她甚至把利潤壓到了最低。
客人蜂擁而至。
財富也是越來越多成了身價百萬的富婆!
她沒有靠著趙本山闖出了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。
現(xiàn)在的她,沒有選擇再婚跟著女兒女婿生活在一起也挺好。
至于在她的心中是否埋怨過趙本山我們不得而知。
不過無論是當(dāng)初在失去兒子后拒絕趙本山的探望,還是在女兒參加工作后選擇開飯店。
拒絕趙本山在本山藝術(shù)學(xué)院給她聯(lián)系的工作。
都能看出,在離婚后她極力撇清和趙本山的關(guān)系,就如她所說的“我就是我,我不想依附任何人!”
這樣的女性,不管遭遇任何生活的苦難都會挺過去。
因為骨子里的堅韌,不允許她向生活和命運低頭。
愿她在以后的日子里,不再承受苦難!
30年前,被趙本山拋棄后葛淑珍才發(fā)現(xiàn),自己把這輩子都交給了他!
對此你怎么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