遍觀眾多景點,其實大多有名、好玩的景點都是屬于地質類型景觀,特別是喀斯特地貌景觀更是如此,這些地質景觀往往是經過上千萬年的時間才形成如今的美景,不僅獨一無二,而且有著大自然的神奇美感,其中最典型的一個例子就是湖南的張家界了,可以說是世界聞名。但是,其實在湖南省湘西州的西州古丈縣內,也有一處國內唯一的紅石林地質景觀,被稱為“武陵第一奇觀”。
紅石林這種地質景觀其實多分布于云南、貴州兩省,不少地方都有,不過它們多是以紅灰色石林為主,而像湘西的古丈紅石林,其色澤鮮艷,每塊石頭上都披上一層細小的紋路,如同海底的紅珊瑚一般,原始、自然、震撼,更為奇妙的是,這些巖石會隨著天氣、時間、季節(jié)的變化而變化,天晴時紅巖越發(fā)紅艷,下雨時巖石轉而變成紅黑色,到了陰天,又是一種紅褐色,在清晨和黃昏也擁有各自的顏色。
古丈紅石林之所以會出現(xiàn)這種奇特現(xiàn)象,主要是因為巖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鹽,遇水后會發(fā)生輕微的化學反應。它是全球唯一在寒武紀時期形成的紅色碳酸鹽巖石林景區(qū),形成于約5億年前,當時這里是一片海洋,海底沉積了大量混合著碳酸鹽物質的泥沙,經過千萬年不斷的地殼運動、風蝕、水蝕、擠壓等作用,才有了如今的規(guī)模,如果運氣好的話,甚至還可以在里面找到當初的海底化石。
而也是這些神奇造化,讓古丈紅石林中的巖石造型奇特,變化多端,在石林東部,有尊12.26米高的石柱,魏然佇立,酷似一位領袖人物,如果換一個角度看,石柱又仿佛聳立在山川之上,像極了孔夫子,旁側的兩尊高大石柱形似巾幗女英雄和屈子行吟圖,如此生動形象的石柱群被人們稱之為“巨人園”。在石林中還有一塊稱之為石蓮花的石頭,巖石被風化形成巨大的花瓣,像極了綻放的蓮花,在雨后天晴或者星空萬里時,石蓮花上會呈現(xiàn)淡黃色的光環(huán),經久不散,非常神奇。
在紅石林的巖層中,鑲嵌著大量古生物化石,記錄了5億年前至今的生物進化史,其中發(fā)現(xiàn)了比恐龍還早誕生的三葉蟲?;蛟S,也正是因為這些造型獨特的石頭,讓這里曾經成為了土家族祭祀先祖的地方,在景區(qū)的最高點,就是土家族的護神壇,想象一下,當年的土家族人看著這些石頭里的生物,不知所措,惶惶不安,只能讓巫師在這里設立神壇,與天共舞,向神請教,希望能夠得到一些啟示。
紅石林景區(qū)內還保留著土家族濃厚的文化傳統(tǒng)、習俗,以毛古斯舞、擺手舞、儺戲和花燈作為代表的土家族文化,和哭嫁、跳馬、趕年為代表的土家族風俗習慣。毛古斯舞是一種表演土家族生產、生活的舞蹈,表演人數(shù)在10到20人之間,模擬古人的動作、講話、唱歌等,當然,當初的那個神壇現(xiàn)在也變成為了展示土家族文化的舞臺了。
走進古丈紅石林,如同走進一個紅色王國,紅色的石林、石崖、石墻、石峰等密集分布著,前些年還被列入世界地質公園名錄,如果去湘西芙蓉鎮(zhèn)游玩,可以順道來一趟紅石林。從古丈出發(fā),預計半個小時左右即可到達,如果去古丈紅石林游玩,千萬不要踩踏附近的紅色巖石,稀有的地質奇觀值得每一個人的保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