任何的事情或者物品有利也有弊,包括網貸使用也一樣道理,貸款可以快速解決大家的資金緊張問題,但貸款平臺多,也很容易落入套路貸,那么網貸被騙了但是簽了合同怎么辦?下面看答案。
1、被騙的第一時間報警處理
這種情況一般是不法分子假冒他人名義實施網貸詐騙,通過保證金、解凍費、驗資金等虛假名目向個人亂收費,個人申請網貸的當下造成了自有財產損失,那么被騙的第一時間肯定是報警處理。
另外,受法律保護的前提是簽訂的合同要合法、有效,而不法分子或詐騙分子設立的網貸合同本就是違法的,因此簽訂的合同無效,網貸被騙了不用管是否簽了合同。
2、請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予以撤銷
根據相關法律規(guī)定,一方以欺詐手段,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,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。
所以網貸被騙了即使簽了合同也能撤銷,撤銷后合同約定內容無效,當事人無需履行合同義務。若當事人因該合同已發(fā)生了財產支出,那么網貸機構應當予以返還。
3、向有關部門進行投訴舉報
比如網貸被騙是因實際發(fā)生的貸款利息過高,或者存在亂收費的現象,那么即使是在真實意愿下簽訂了貸款合同,也可以向有關部門投訴舉報,并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。
受理舉報的地方有中國銀保監(jiān)會、地方金融監(jiān)督管理局、中國互聯(lián)網金融舉報信息平臺等,只要舉報事實確實存在違法違規(guī),那么該網貸機構必然會受到有關部門處理,且簽訂的合同也可以撤銷、終止。
總結,若網貸存在詐騙或其他違法違規(guī)行為,那么隨之簽訂的合同也是違法的,屬于無效合同,被騙人的不需要太過擔心。
怎樣避免網貸被騙?
正規(guī)的網貸平臺一般會具有以下特征:
1、持有相關金融許可證、營業(yè)執(zhí)照,并接受相關金融監(jiān)督管理部門監(jiān)管,具有固定的辦公地址、公司電話等,借款人在相關網站或其他公開渠道可以查詢到具體信息。
2、在發(fā)放貸款前一般不會以任何理由收取任何費用,比如貸款保證金、認證費、驗資費、解凍費等等這些都不會有。
3、網貸利率、提前還款違約金、逾期罰息等收費標準都會在官方渠道明確公布出來,且定價符合監(jiān)管要求,一般來說貸款年利率最高不會超過24%。
4、正規(guī)的網貸平臺會對借款人的年齡身份、征信狀況、經濟收入等進行嚴格審查,不會對借款人予取予求,也不存在人工干預的情況,一般是通過系統(tǒng)自動化進行的。